您好,欢迎来到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九大队今天是: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三支队伍·浙地风采丨省三队地质找矿职业技能竞赛获奖人员事迹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3日文章来源:
在今年11月中旬举办的全省2024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地质找矿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上,省地质院共派出9支参赛队伍,与来自中央驻浙地勘单位和我省其他找矿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取得了优异成绩。
为讲述获奖选手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的感人故事,“浙江地质”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分批展示2024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地质找矿方向)职业技能竞赛获奖人员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全院干部职工勤勉尽责,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扛起地质工作新使命、谱写浙江地质新篇章。11月22日,“浙江地质”微信公众号推出省三队获奖人员事迹,希望全队职工向他们看齐,立足岗位、练就技能、勇于创新,为大队地质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勤学苦练等来柳暗花明
 
 
 
 
 

郁慧福: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现任省三队地矿技术支撑中心矿产勘查项目负责人。在2024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地质找矿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

 


























 


   入职以来,郁慧福投身于地质找矿工作,吃苦耐劳,勤奋钻研。他主持或参与了20余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涵盖了萤石、方解石、铜、金、银铅锌等多类矿种,积累了丰富的地质专业知识。

2015年初,郁慧福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省三队拟建立大队岩矿鉴定室,但是没有专业人士支撑此项工作。郁慧福辗转多方后成功拜师原紫金矿业顾问、岩矿专家葛广福。经过一年的拜师学习,他熟练掌握了鉴定相关的工作,具备了独立鉴定的能力。在主持岩矿鉴定室工作的6年间,郁慧福平均每年完成700—900片薄片的鉴定任务,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他热衷于地质科普事业,利用自己丰富的岩矿知识,多次代表大队到中小学校讲授地质科普公开课,深受孩子们喜爱。他的作品《七彩石界》荣获浙江省地质学会2021年地质故事讲解大赛优秀奖。此外,他还作为地质专家受邀讲解武义一线天景观地质成因,相关文章《这处深藏不露的风景竟在金华,堪比“一线天”,带你去打卡》在金华媒体播出,三天播放阅读量突破15万,进一步扩大了地质科普的影响力。

在求知的道路上,郁慧福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敬畏之心。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因此总是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他也善于总结经验,将每一次实践中的得失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个人感言
 
 

地质工作给了我朴实无华的外表、风餐露宿的工作条件、跋山涉水的疲惫,也赠予了我健硕的身体、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从攻克地质调查疑问到找到矿化线索的兴奋,找矿成就还在远方等待着我去探索……

 
 

 

 

 
 
 
在坚守中找到地质“黄金屋”
 
 
 
 
 

何优靖: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现任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浙江1:5万桃溪、岭下汤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技术负责人。毕业至今,他扎根地质基层一线,12年的时间里,用勤学答题,用巧学交卷,生动诠释了地质“三光荣”精神的真谛。在2024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地质找矿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

 























 

何优靖的工作时间,几乎都是在野外度过的。“大山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参加工作不久,他投身于衢州市衢江区银坑矿区的银铅锌矿普查,该项工作,需要每天穿梭于500多米高差的崇山峻岭之间,开展野外调查及钻孔编录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没有退缩,积极适应艰苦的野外工作条件,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不断磨炼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最终,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银坑矿区发现了一处可进一步开发的中小型规模银铅锌矿区,其所在的项目组获原省地勘局“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他先后参与了多个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矿区勘查及压覆矿产储量估算等项目,担任了浦江县花桥乡塘波矿区多金属矿普查及浙江省衢州市太真—上方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项目的技术负责,主持完成了《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建设工程压覆龙泉市蜜蜂岭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评估报告》。

何优靖深知,地质工作不仅需要实践经验,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学习的求知欲。因此,他在工作之余,自学了多本专业书籍,如《土力学》、《火山岩相构造学》等,通过了全国勘察行业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主持或参与探明了多处矿产资源,累计提交铅锌金属量7万吨,银金属量187吨;发表2篇专业论文,多次参与了金华市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荣获2022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三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坚守一线、默默奉献的回报。

 
个人感言
 
图片

地球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需要身为地质工作者的我们去细细解读,虽然这本书中可能没有“颜如玉”,但肯定藏有“黄金屋”。我想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争当新时代地质“尖兵”,就一定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我和我“其乐无穷”的地质工作
 
 
 
 
 

苏连驰:高级工程师,现任省三队地矿技术支撑中心萤石矿普查项目负责人。在2024年浙江省地质调查员(地质找矿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

 



























 

从事地质工作16年来,苏连驰经历了无数次的野外勘查与科研实践,从地质“新兵”变成了地质“老兵”。在放射性矿产勘查与科研工作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负责了4个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项目。长期的基层实践让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地质勘查本领,也培养了他不怕吃苦、作风优良的职业品格。

在“浙江省永康市王祥-柄坑地区萤石矿普查”项目中,他展现出了地质“老兵”的担当和实力。他带领团队深入矿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估算出王祥矿区、方村矿区、龙肚矿区合计10万余吨的萤石矿物量,并提交了方村、龙肚、列桥等3处找矿靶区,这些成果为地质找矿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专业技能过硬外,他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他深知,地质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在“三支队伍”建设“师带徒”行动中,他积极响应号召,既拜老同志为师,虚心学习请教;又主动承担起了“传帮带”的任务,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技术员。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一代地质人勇往直前,为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感言
 
 

俯首躬行天地宽,破晓只为金石来,参加工作以来,我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从未减退,对我来说地质工作其乐无穷,解决地质问题其乐无穷,找到大矿富矿其乐无穷。希望我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能让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主   办: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九大队)

地   址:浙江省金华市青春西路218号地质大厦

浙ICP备15043383号-1

电   话:0579-83180707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70202100025号

技术支持:德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