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起,一波“来势汹汹”的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影响浙江,全省多地出现了暴雨甚至大暴雨,7月4日我省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5日发布了黄色预警。按照省地勘局“地灾防治专家进村驻点”行动部署要求,我队地质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勇担使命,迅速行动,主动参与,分组进村驻点开展行动,密切关注雨情,24小时待命,为当地政府地质灾害救援和防治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在灾情来临时,我队集中力量,分片区、划重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冲在救灾一线,参与地灾应急处置工作。
7月5日零时20分,江山市虎山街道协里村发生山体滑坡,规模约400立方米,2间土木结构房屋被毁,1人被埋。地质环境院驻江山组地质灾害专家苟颉龙、张启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应急调查。两位专家从7月2日开始就驻点江山,一直没有返回金华。
5日凌晨2时,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羊甲山村发生山体滑坡险情报告,地质环境院技术专家刘炎良、金太平、陈骏等冒雨开展应急调查,由于进村道路被崩塌的岩石土堵塞,车辆无法通行,专家组成员只能步行2公里到达现场。经调查,滑坡体方量约1000立方,滑坡体造成部分房屋及门窗毁坏,所幸无人员伤亡,滑坡体的周边还有部分松散岩土体,存在二次滑动风险。专家组在现场应急调查的基础上,经紧急商讨,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划定危险区、拉警界线、危险区内人员撤离避让、发放明白卡、组织人员巡查监测、开展勘查治理等应急措施。当地有关部门根据专家组的建议迅速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当日凌晨5时,金东区澧浦镇口溪坑村坑里生产路边坡发生滑坡,该队地质环境院金东区驻地应急专家组成员曹岚宇、陈勤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经查,滑坡体主滑方向115度,前缘宽约40米,轴线长约15米,厚1至3米,平均2米,体积约1000立方米,阻塞道路。专家组随即现场提出应急处置意见。
6日,金华市金华山新朝线鹿田水库下方公路边坡出现崩塌灾害。地质灾害防治驻村专家于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并及时反馈情况。经查灾害点位于公路转角处,坡面凸起位置,坡面岩体结构破碎,裂隙发育,现状坡体开裂明显,崩塌隐患段宽约20米,隐患体厚度约5米,隐患体积约2500方。坡面曾采用主动网防护,现状网片中上部位基本拉脱失效。隐患体结构破碎,正在断续崩落,严重威胁下方新朝线公路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在调查现场,大队专家组又连续接到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向李村李绵堂自然村发生两处滑坡及金东区澧浦镇口溪坑村坑里发生两处滑坡、崩塌灾害的报告。专家组成员来不及吃饭和休整,迅速分头行动,立即奔赴各灾害点进行应急调查。金华电视台记者跟随专家组对现场调查情况进行了实时跟踪报道。
7日上午,地质环境院地质灾害应急小组赶赴武义县桃溪镇锦源村三百下自然村发生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现场调查。经现场调查,该点屋后坡高约6米,前缘局部滑塌,坡顶见裂缝台阶长约20米,宽5-15厘米,台阶落差高30厘米,体积约200立方米,威胁坡脚3户11人(其中10人住在武义县城)。地质灾害应急小组与相关部门商议,提出应急措施,要求转移受威胁住户,并在裂缝处铺设塑料布,在坡顶设置简易分流排水沟,同事要求设置简易监测点,安排监测员进行监测。对下阶段的灾害点处置提出了方案。
“暴力梅”再次发威 浙中地勘人冲在前线
7月8日开始,金华市受梅雨带影响,预报7月8日—10日会迎来新一轮强降水过程。由于金华地区之前已出现明显降水,山塘水库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而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强降水区与前期降水大值区有所重叠,很可能引发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地质灾害应急排险形势严峻,我队各应急专家组严阵以待。
9日上午10时,东阳市佐村镇怀万线金家庄服务点西侧300m处发生崩塌灾害。造成东阳怀万线至尖山方向道路堵塞封闭,而就在崩塌发生前不久,有一组奔赴另一处地质灾害现场的地质环境院应急小组刚从此处经过。崩塌发生后,地质环境院驻东阳的应急小组赵奇、张启鹏火速赶赴现场应急抢险,经调查,崩塌边坡高15米,坡向70°,坡度约80°。坡面玄武岩柱状节理与顺坡向节理发育,岩体结构破碎,目前崩塌方量约1000方,崩塌隐患段宽约50米,隐患体厚度约5米,高度15m,隐患体积约2500方。崩塌造成怀万线公路堵塞,遇强降雨等不利天气易再次发生崩塌,危害威胁下方怀万线线公路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赵奇、张启棚立即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求两侧封道,严禁行人、车辆通过;在崩塌两侧设置警戒线、警示牌,并派专人值班巡查监测,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同时加强宣传,将险情告知周边村民、游人。在交代完现场应急处置意见后,他们马上与相关部门进行专项调查,制定工程治理方案。
而此时,地质环境院的应急小组金太平、陈骏已经到达婺城区塔石乡井上村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现场,经调查,滑坡体方量约1500立方,地质灾害已造成2幢房屋墙体及屋顶损坏,目前滑坡体周边发现有拉张裂健,处于不稳定状态,应急小组提出了采取以下应急措施:紧急让2位农户人员撤离避让,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界线,同时滑坡体后缘挖沟引水,与相关部门沟通,安排专人值班,加强巡查,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灾情猛于虎,7月9日中午12时,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上邵村突发滑坡灾害,造成堵塞河道。地质环境院驻金东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苟颉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应急排险,经现场调查,滑坡规模约7千方,建议当地政府进一步做好巡查监测,做好村庄的防洪措施,并清理河道。在处理的时候,又接到电话,金东岭下镇后溪村黄坞口自然村西侧山坡和金东岭下镇后溪村黄坞口水库右岸道路边坡相继发生崩塌。到截稿为止,我队分驻各区的地质应急专家组都还在一线开展应急救援和隐患排险工作。
7月16日,磐安县仁川镇突发强降雨,受降雨影响,石下村西侧山坡发现坡面泥石流,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灾害进村驻点行动小组立即启动应急调查,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调查,采取前缘住户临时避让等措施。7月22日,进村驻点行动小组成员史兆安、于浩、胡辉等再次对该灾害点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并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航拍,弥补地面调查视角小的局限性,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宏观把控。
7月22日上午,兰溪市市府办副主任祝勤、兰溪市自然规划局副局长刘南苗、地质勘察与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华启红、科员王斯豪会同我队地质调查院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夏志坚及兰溪市交通运输局、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共同对云山街道黄龙洞行政村环城东路东侧边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实地联合踏勘。经各部门实地调查商讨后,委托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调查院开展边坡调查及治理设计工作,尽快消除边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
7月22日晚,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金维松副总工程师走进义乌市大陈镇人民政府,为80余名基层工作人员生动地讲授了一堂地质灾害防治课。义乌市自然资源局地环站王征强站长、大陈镇国土所赵波所长参加会议。
7月23日上午,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调查院会同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店镇人民政府在黄店镇三峰殿里村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文化成果宣传活动,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文化成果宣传送进村文化礼堂。黄店镇地质灾害相关防治人员、三峰殿里村群众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7月23日,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进村驻点”行动、“地质成果进乡村”行动,大队副队长何蒙奎、队长助理钟华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一行5人到浦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两项行动”深入开展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浦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方镇对三大队对浦江县自然资源工作的技术支持表示感谢,对“两项行动”进入浦江表示支持和欢迎。通过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在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三大队将进一步强化公益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浦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一如继往地支持三大队转型发展,并与三大队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业务空间,共同为绿色浦江、生态浦江、文明浦江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7月26日,大队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进村驻点”行动、“地质成果进乡村”两项行动推进工作座谈会。省地质勘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刚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队长何蒙奎主持,总工程师贾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何蒙奎就大队两项行动的阶段工作进行汇报。与会人员围绕阶段工作及活动情况展开讨论,交流了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会上,徐刚副局长对大队“两进”行动工作的迅速动员部署、阶段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对“两进”行动的背景、意义、目的进一步做了说明,并就大队“两进”行动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进一步总结提炼阶段工作成果,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思考“两进”行动内容。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紧密与大队“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要聚焦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上,聚焦到“六个新”的目标实现上,体现到地勘人的初心和使命上,彰显到地勘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新担当上;二要进一步明确下阶段的行动目标和任务,“两进”行动要紧密结合,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既要有规定动作,又要有创新动作;既要有活动形式,更要有活动内容;要做好宣传培训、目的调查、预警预报、应急排险、常态机制的建设、“地灾+”这六篇文章,进一步加强“两进”行动,特别是“地质成果进乡村”行动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党团先锋队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进一步落实“两进”实效。